“天價彩禮不能要,自己家業自己創;為人子女要敬老,走到哪里都說好”在梁山縣各村村規民約里,這些“約定”不僅內容豐富,還朗朗上口,通俗易懂,村民走到哪都能背出幾句。明朗的村規民約讓遏制陳規陋習的“軟約束”變成“硬杠杠”,讓移陳規舊俗、倡文明新風成為梁山縣百姓心中的共識。
近年來,梁山縣通過制定村規民約,進一步推動紅事新辦、白事簡辦,管住了不堪重負的“人情債,“約”出了文明好風尚,讓文明健康的新風尚在水滸大地蔚然成風。
村規民約“約”出文明好村風。走進梁山縣壽張集鎮臨湖集村,村莊道路寬敞整潔、村居錯落有致,公共設施配套齊全,“村規民約”制度牌格外醒目,……一幅美麗鄉村的宜人畫卷徐徐展開。
梁山縣臨湖集村距離鎮政府東2公里,緊鄰臨港產業園,342國道,近年來,臨湖集村以黨建引領、村規民約為抓手,將村規民約,“規”進村民“心坎里”,扎實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,實現居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、自主決策、自主監督的管理模式,先后榮獲縣級文明村和全縣“五星級”村等多項榮譽,形成尊老愛幼、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,移風易俗理念家喻戶曉、深入人心。
“自從有了村規民約,村民知道咱都提倡了些啥,抵制了些啥,啥事都有規可依了,破了那些陳規陋習,也少了矛盾糾紛,村里的風氣一下子就變了”臨湖集村支部書記牛文領對村規民約深有感觸。
村規民約“約”出婚喪嫁娶好習俗?!按蠹业氖麓蠹易h,大家的事大家聊”。梁山縣梁山街道結合村莊實際,在多次召開群眾代表會議,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,制定文明婚喪《村規民約》,明確在婚喪嫁娶事宜上“什么事可辦”、“什么事不可辦”、“什么事在什么范圍辦”。在紅事上,制定婚嫁標準和獎勵政策,出臺紅事流程指導手冊,組建婚慶服務隊,全程為婚禮新人進行指導,讓“紅事簡辦”成了村里新風尚。在白事上,提倡喪葬辦理“四個一”,即一天喪、一碗菜、一朵白花、一套音響,精簡辦事流程,把穿大孝,改為戴白花,三天喪簡為一天喪,吹鼓隊變為放哀樂,流水席換成一碗菜,定標準、簡流程、移舊俗、倡新風,有效遏制農村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。
“以前都講究誰家吃大席,比哪家酒喝得好,哪家發好煙,到最后花了糟心錢,顯擺了自己,就為了個面子,其實有苦說不出,現在村里定了規矩,減輕了我們的負擔,這個事情辦的好?!闭f起村規民約,梁山街道陳樓村村民陳德廠連聲點贊。
目前,梁山縣將村規民約作為助推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,不斷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以規立德滋養文明村風,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養,促進鄉村文明和諧健康發展。
內容來源:文明梁山公眾號
免責聲明:本站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本站轉載此文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如本網站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持相應版權證明與本網站聯系;凡原創稿件不經同意不得轉載;歡迎爆料/提供新聞線索請聯系小編。